ASCO18|Roy Herbst教授、石远凯教授、杨帆教授、毛力博士盘点改变肺癌临床实践的研究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6/14 18:34:09  浏览量:2311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当地时间2018年6月1~5日,第54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据报道有4.5万来自全世界的科学家参加

  当地时间2018年6月1~5日,第54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据报道有4.5万来自全世界的科学家参加,2018 ASCO发布的重磅研究引发了学界热切关注。在会议现场,《肿瘤瞭望》邀请Roy Herbst教授、石远凯教授、杨帆教授和毛力博士对ASCO大会热点进行点评。
 
  毛力博士主持讨论,首先对访谈专家进行介绍:Roy Herbst教授是国际著名胸部肿瘤学家,是耶鲁大学癌症中心的医学和药理学教授,多年来他在胸部肿瘤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包括领导了许多重要的临床试验,其中之一是KEYNOTE-010研究,他是著名的BATTLE-1 和BATTLE-2研究的co-leader,他还负责指导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资助的耶鲁大学的肺癌优秀专科研究项目(SPORE)。石远凯教授是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也是中国著名的肿瘤学家,在中国主导了许多重要的研究和新药研发工作,包括中国首个原研EGFR-TKI埃克替尼。杨帆教授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中国著名的外科医生。毛力博士是贝达药业首席医学官。 
 
  毛力博士:2018 ASCO发布了多项重磅研究,特别是在肺癌领域,我们请Roy Herbst教授对肺癌领域的热点进行点评。
 
  Roy Herbst教授:2018 ASCO在肺癌领域报道了许多新的研究结果,涉及预防、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领域。在肺癌预防方面,一项肺癌筛查实践情况的研究统计了美国进行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筛查的情况(摘要号 6504)。在2016年,760万符合条件的吸烟者中只有1.9%进行了筛查,不到2%!我觉得难以置信,因为LDCT肺癌筛查能有效检出早期肺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当然还有费用和假阳性的问题)。我们还不清楚美国的LDCT肺癌筛查率如此之低的原因。但推广LDCT筛查是非常重要的,肺癌预防在美国和中国都很重要。
 
  在靶向治疗领域,ASCO报道了多项针对肺癌“小众驱动基因”的药物研究结果,有些小众驱动基因在肺癌中发生率可能<1%。但是,考虑到全球肺癌患者的数量,研发出有效的针对1%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意义也很重大。靶向RET融合突变的LOXO-292 的总有效率可以达到77%(摘要号102)。莫树锦教授报道了第二代EGFR-TKI 达克替尼的数据(摘要号9004)。
 
  最重要的数据来自免疫治疗领域,2018 ASCO发布了KEYNOTE试验系列的结果,比如KEYNOTE-042和KEYNOTE-407。KEYNOTE-042的数据在全体大会上作为late breaking 的内容被报道(摘要号LBA4),研究发现免疫单药治疗优于联合化疗,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无EGFR突变或ALK融合且PD-L1 TPS ≥1%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优于含铂化疗。但是,把TPS 1%~49%和TPS≥50%的患者数据分开,能得到获益的主要还是TPS ≥50%的患者,TPS 1%~49%组没有达到非常好的预期结果,风险比(HR)是0.92。
 
  免疫疗法可作为一种单药疗法用于一部分晚期肺癌患者,而在另一部分患者中,免疫联合治疗可实现更好的疗效。我一直认为靶向和免疫的联合方案会有效,ASCO发布了更多免疫+化疗的重要研究证据。KEYNOTE-407显示,在鳞状细胞NSCLC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一线完胜单用化疗,显著延长PD-L1表达阳性(TPS≥1%)患者的总生存期(OS),HR为0.64(摘要号105)。而在非鳞NSCLC中,2018 AACR报道的帕博利珠单抗+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一线的KEYNOTE-189研究得出PFS和OS的双重阳性结果。即几乎所有晚期NSCLC患者都可以选择化疗+免疫。另一项支持化疗+免疫的研究证据是在鳞癌患者中开展的IMpower131研究(摘要号LBA9000)。尽管我们认为免疫疗法可作为所有NSCLC患者的选择,为了使这种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探索个性化免疫治疗依然是未来的重要挑战。   
 
  毛力博士:您认为哪项研究有望改变肺癌临床实践?
 
  Roy Herbst教授:在乳腺癌领域,关于辅助化疗的TAILORx研究可谓是最重要的进展。在肺癌方面,2018 ASCO报道的最重要的进展是“免疫疗法的应用向鳞癌延伸”。在ASCO会后,我的下一步工作就是继续研究如何进一步增加免疫疗法的疗效,寻找其他免疫治疗靶点,以及探索如何克服耐药。
 
  毛力博士:杨帆教授,作为胸外科医生,请谈一谈您的参会感受。
 
  杨帆教授:这次ASCO会议的主题是“传递新知:拓展精准医学领域”,会议展示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最新成果。作为肿瘤外科医生,我非常了解这些肿瘤新药的价值,期待新药研发能给早期肺癌患者也带来获益。去年ASCO报道的ADJUVANT研究是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第一项阳性结果,为早期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我很期待未来外科医生与内科医生的密切合作,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疗法能被应用到肺癌早期患者的多学科管理中。
 
  毛力博士: 石远凯教授,在今年的ASCO上,您和您的团队报告了多项研究成果,能否简要介绍这些研究的内容以及主要发现?
 
  石远凯教授: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是国产抗PD-1单克隆抗体 Sintilimab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II期试验(ORIENT-1研究),在96例患者中,该药物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9.2%。这是第一项使用国产PD-1抗体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中国患者的临床试验(摘要号7536)。另一项壁报是中国研发的人源化PD-1抗体JS001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研究,治疗有效率为25%(摘要号11572)。在肺癌领域,我们公布了贝达自主研发的c-MET抑制剂BPI-9016M的I期研究结果,研究发现,BPI-9016M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并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摘要号e21108)。在I期试验之后,我们将对该药物展开进一步研究。
 
  我们对许多正在进行的试验也充满期待:中国首个国产EGFR-TKI埃克替尼用于二线或三线的ICOGEN试验结果几年前在《柳叶刀·肿瘤》发表;一线治疗与化疗对比的CONVINCE研究于2017年刊载于《肿瘤学年鉴》;我们正在开展埃克替尼对比化疗用于II-IIIA期伴EGFR敏感突变NSCLC术后辅助治疗的EVIDENCE研究,预计明年将发布研究结果。目前我们正在开展国产PD-1抗体二线治疗鳞状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将在明年发布。
 
  毛力博士:中国和美国在药物研发方面仍存在差距,但差距正在缩小。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中国一定会研发出更多创新药物。目前中国大约有50多种PD-(L)1抑制剂正在开发中。埃克替尼是第一个中国原创EGFR-TKI,与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疗效相似,在安全性方面有优势,证明了中国在新药研发方面的潜力。能否分享您对中国未来的新药研发的观点和期待?
 
  Roy Herbst教授:目前中国开展了很多新疗法和新药的研发,埃克替尼是其中的卓越典范。把治疗晚期肺癌有效的药物应用于更早期的患者,耐受性将成为一个问题。希望EVIDENCE研究能证明埃克替尼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确实有更好的耐受性。我听说EVIDENCE研究正在有序入组患者,中国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阳性者的占比是美国的两倍多,因此这种试验在中国开展会更快,试验样本量更大。
 
  对于靶向治疗,克服耐药是关键,不管是T790M突变还是其他,我相信未来会发现更多的耐药分子机制。
 
  中国有很多药企正在开发不同的PD-(L)1抑制剂,我认为PD-(L)1疗法的研发已经到了平台期,不管是PD-(L)1单药,还是PD-(L)1+化疗的联合策略(我认为是免疫和化疗各自起效,这两种疗法没有产生很多协同作用)。然而,针对新靶点的疗法还有很大的研发空间,开发更有效、更好的新型肿瘤疗法是可能的,我的研究兴趣在于未来。合作非常重要,在美国,很多研究者和药企各自为政,而不是基于统一模型和数据开展研究。我期望可以利用中国的患者资源和药企资源开展更大规模、更规范的研究。
 
  毛力博士:针对肺癌的治疗药物层出不穷,目前第一代EGFR-TKIs在中国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如何?
 
  石远凯教授:正如Herbst教授所说,中国有众多的EGFR突变患者,目前第一代EGFR-TKIs仍为中国晚期EGFR敏感突变肺癌患者的标准推荐,对于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患者,我们推荐第三代药物奥希替尼,针对其他三代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也正在开展。
 
  在未来一段时间,第一代EGFR-TKIs将继续在EGFR敏感突变患者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埃克替尼等第一代药物也有很好的疗效,研究获得很好的PFS结果,而且埃克替尼的安全性有优势,药价可接受,已经被中国的医保覆盖,临床应用广泛。我们正在开展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研究,在EVIDENCE研究中,我们给予患者连续2年的埃克替尼治疗,并探索能使患者获益的埃克替尼用药时间。我相信未来第一代EGFR-TKIs在EGFR突变肺癌患者中还有很大的研发和应用价值。
 
  专家简介
 
  Roy Herbst
 
  耶鲁大学医学和药理学教授
 
  耶鲁大学癌症中心和Smilow癌症医院的肿瘤内科学主任
 
  耶鲁大学癌症中心转化研究部门副主任
 
 
  石远凯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 副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副院长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机构 副主任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 常务理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审评专家
 
 
 
  杨帆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 副主任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美国图兰大学癌症中心博士后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委会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
 
  北京市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委会副主委 外科组组长
 
  《PlosONE》编委
 
  《Lung Cancer》外科编委
 
 
  毛力博士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
 
  兼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版面编辑:赵丽丽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ASCO18|Roy Herbst教授石远凯教授杨帆教授毛力博士盘

分享到: 更多